一、茶叶贮藏的国标法
为了规范我国茶叶的贮藏,2013年我国发布了标准《茶叶贮存》。该标准规定了各类茶叶产品贮存的要求、管理、保质措施、试验方法,适用于我国各类茶叶产品的贮存。
1.要求
(1)产品。应具有该类茶产品正常的色、香、味、形,不得混有非茶类物质,无异味,无霉变。污染物限量应符合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的规定。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》的规定。水分含量应符合其相应的产品标准。
(2)库房。周围应无异味,应远离污染源。库房内应整洁、干燥、无异味。地面应有硬质处理,并有防潮、防火、防鼠、防虫、防尘设施。应防止日光照射,有避光措施。宜有控温的设施。
(3)包装材料。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卫生要求。包装用纸应符合《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》的规定。聚乙烯袋、聚丙烯袋或复合袋应符合《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》、《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》和《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》的规定。编织袋应符合《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》的规定。
2.管理
(1)入库。茶叶应及时包装入库。人库的茶叶应有相应的记录(种类、等级、数量、产地、生产日期等)和标志。人库的茶叶应分类、分区存放,防止相互串味。入库的包装件应牢固、完整、防潮,无破损、无污染、无异味。
(2)堆码。堆码应以安全、平稳、方便、节约面积和防火为原则。可根据不同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形式选择不同的堆码形式。货垛应分等级、分批次进行堆放,不得靠柱,距墙不少于200毫米。堆码应有相应的垫垛,垫垛高度应不低于150毫米。
(3)库房检查。①检查项目。货垛的底层和表面水分含量变化情况。包装件是否有霉味、串味、污染及其他感官质量问题。茶垛里层有无发热现象。仓库内的温度、相对湿度、通风情况。②检查周期。每月应检查1次,高温、多雨季节应不少于2次,并做好记录。
(4)温度与湿度控制。①温度。库房内应有通风散热措施,应有温度计显示库内湿度。库内温度应根据茶类的特点进行控制。②湿度。库房内应有除湿措施,应有湿度计显示库内相对湿度。
(5)卫生管理。应保持库房内的整洁。库房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。
(6)安全防范。应有防火、防盗措施,确保安全。
3.保质措施
(1)库房。库房应具有封闭性。黑茶和紧压茶的库房应具有通风功能。
(2)包装。包装应选用气密性良好且符合卫生要求的塑料袋(塑料编织袋)或相应复合袋。黑茶和紧压茶的包装宜选用透气性较好且符合卫生要求的材料地。
(3)温度和湿度。绿茶贮存宜控制温度10℃以下、相对湿度50%以下。红茶贮存宜控制温度25℃以下、相对湿度50%以下。乌龙茶贮存宜控制温度25℃以下、相对湿度50%以下。对于文火烘干的乌龙茶贮存,宜控制温度10℃以下。黄茶贮存宜控制温度10℃以下、相对湿度50%以下。白茶贮存宜控制温度25℃以下、相对湿度50%以下。花茶贮存宜控制温度25摄氏度以下、相对湿度50%以下。